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秦聪聪报道,6月23日至29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,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银龄健康,从心启航”。在此期间,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于6月24日举行了“鲁医健康说”新闻发布会,邀请相关专家重点讨论老年心理健康知识,旨在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。
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江文静指出,老年人睡眠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受到生理老化、心理状态、疾病及环境等多方面影响。造成老年人睡眠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:
1. 生理变化
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会逐渐衰退,褪黑素分泌减少,进而影响睡眠结构和昼夜节律。
2. 社交孤立
退休后的老年人社交活动减少,孤独感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增加也可能诱发睡眠障碍。
3. 慢性疾病
老年人常常伴随着多种慢性疾病,这些疾病的不适症状(如疼痛、瘙痒等)会影响睡眠质量。
4. 药物影响
一些药物可能导致睡眠障碍,例如,有些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入睡困难,而利尿剂则可能因增加夜间排尿导致睡眠中断。
5. 环境与生活习惯
老年人对外界环境更为敏感,同时,生活方式的改变(如白天小睡、午睡时间过长及缺乏运动)也会加重睡眠问题。
针对老年人的睡眠障碍,首先需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,例如有效控制慢性疾病和调整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。此外,睡眠呼吸暂停症状(如病理性打鼾)困扰许多老年人,可能导致多器官损伤,需采取减重和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措施。
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
以失眠为例,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中的睡眠认知行为疗法:
- 改善睡眠认知:重视睡眠健康,避免过度关注自己的睡眠时间。同时要理解,白天的不适不完全是由睡眠障碍引起的,以防造成焦虑抑郁情绪。
- 优化睡眠环境:保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线,并选择合适的床垫,以提高睡眠质量。
- 调整生活习惯:保持规律作息,每天在相同时间上床和起床,减少白天小睡,增加适当的户外活动。
- 改善饮食:限制刺激性食物的摄入(如咖啡、浓茶),戒烟限酒,并减少睡前饮水量,以降低夜间如厕次数。
- 避免过度兴奋:睡前尽量不观看刺激性影视作品,使用手机等,可选择听舒缓音乐放松心情。
- 行为疗法:如睡眠限制疗法,逐步调整睡眠模式,提高睡眠效率;还可以利用睡眠刺激控制疗法,确保只在感到困倦时才上床。
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,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药物治疗,尽量选择半衰期短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。对于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的老年人,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,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在关注老年健康问题时,AG贵宾会致力于为每位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和支持,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生活质量。